截至 12 月 24 日的過去一年裡,製藥和醫療保健產業為投資者帶來了最高的回報。其次是 BSE Realty(上漲 35%)和 BSE Consumer Durables(上漲 28%)。市場觀察家認為,製藥業受益於健康意識的提高和政府促進當地生產的誘因。這些因素,再加上醫療保健支出增加的全球趨勢,使製藥業成為一個有彈性的選擇。
當被問到2025年投資者如何投資,哪些產業可以在新的一年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在與 今日商業SBI 共同基金研究主管 Ruchit Mehta 表示,與基礎設施和資本支出升級週期相關的公司將繼續受益。
「我們也看到非必需消費品產業(如旅遊業)持續表現良好的潛力,或看到像汽車產業那樣的改善。金融業可能會表現良好,因為我們預計,在經濟成長改善和貨幣條件寬鬆的背景下,未來幾季信貸成長將會加快。今年迄今為止,BSE Auto 和 Bankex 分別上漲了近 22% 和 7%。
另一方面,基準 BSE Sensex 同期上漲 8.63%。 BSE 中型股指數和 BSE 小型股指數表現優於大盤,分別上漲 26% 和 29%。梅塔分享了他對市場前景的看法,他認為未來的一年可能是動盪的一年,就像過去幾個月的市場所見證的那樣。
「為了讓市場實現兩位數的回報,獲利成長必須從目前的低迷水準大幅反彈至十幾位數的範圍。這並不是必然的,需要收入/銷售動力才能恢復並成為獲利成長的主要驅動力。隨著經濟成長擺脫當前的緩慢階段,2025 年下半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收入成長勢頭恢復。截至 2024 年 9 月的最新季度,Nifty50 企業的合併淨利潤年增 4%。
他認為,2025年市場的關鍵驅動力將是經濟成長復甦的程度。 「我們能否回到 7% 的實際 GDP 成長率?我們要多快才能回到這些水準。這對於推動公司更好的營收成長前景非常重要。第二個將是國內和全球利率的走向,這可能是通膨前景的函數,特別是考慮到關稅戰的風險,」他說。
梅塔認為,從長遠來看,股票仍將是實現資本複合的最佳手段。短期內(例如一年內)發生的情況是不確定且難以預測的。他表示:「從純粹的估值和情緒角度來看,更廣泛的市場似乎存在更多泡沫,這可能會成為未來的阻力。」他補充說,任何投資決定都需要仔細考慮投資者的財務狀況後做出。
「對於沒有資本市場經驗的投資者,建議他們從混合基金開始。有股票市場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可以採取交錯投資方式,利用STP路線,投資於大盤、大中盤和專注類別的基金,」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