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金融機構應對其投資組合中的氣候風險做好了哪些準備?銀行官員表示,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金融挑戰持謹慎態度,去年,印度的一些大型銀行和非銀行機構已開始將氣候風險納入其投資組合。
旁遮普信德銀行總經理(RAM 和優先部門)Rajendra Kumar Raigar 表示,該國 GDP 的 33% 面臨氣候風險,其中 20% 與農業部門相關。
幾份報告重點關注氣候變暖、降雨模式變化、季風爆發和結束的延遲以及溫度變化如何影響全國各地的農作物。
「在主要公共部門銀行中,約 53% 的信貸投資組合面臨氣候風險,17% 與農業貸款相關。銀行一直在採取措施,最近我們已將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納入風險管理委員會,」Raigar 在最近舉行的「將自然和氣候相關風險納入金融部門主流」研討會上表示。
研討會重點討論了經濟中的兩個關鍵部門——農產品金融和基礎設施金融,這與將自然和氣候相關風險納入金融決策中更廣泛的主題相一致。
印度銀行業協會(IBA)高級顧問比卡什·納拉揚·米甚拉(Bikash Narayan Mishra)強調,與自然相關的風險意識仍處於早期階段,而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已受到更多關注。
與會者提到,印度永續金融的勢頭不斷增強,投資者越來越多地要求非財務揭露,監管機構也表示需要提高銀行業專業人士對金融決策的氣候和 ESG 影響的了解。然而,歷史資料的可用性和缺失的綠色分類仍然是一個挑戰。
BCG 數據科學部合夥人兼副總監 Deep Narayan Mukherjee 提到,印度幾家大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公司在過去 12-18 個月內已將氣候風險納入其投資組合。
「截至 2024 年 3 月,近 50% 的零售銀行業務對氣候高度敏感。海平面上升、降雨量變化、氣溫升高以及與氣候相關的變化的影響已成為印度銀行業面臨的年終問題。
他進一步提到,銀行現在正在三個層面評估氣候風險——投資組合管理、核保和專案管理層面——以對沖風險。